第(2/3)页 所以在发生老板跑路或者企业倒闭的时候,很多打工的人走出工厂,四顾苍茫,似乎自己的生活都开始茫然变得无依无靠起来。 实际上在工厂工作的还是好的,至少目标非常明确,是为了家人在辛勤劳作。而那些去接受一些所谓狗屁企业文化的人才是让人不可理喻——比如什么互扇耳光,跪地在大街上绕行,大冷天对女员工头顶浇冷水,喝马桶水的,那才是奇葩! 人性都已经没了,人生存的基本尊严都已经没了,还在高喊什么企业文化?喊人生奋斗?真以为自己一个个都是韩信吗? 如果这时候有一条别的路摆在人的面前,那么选择就变得似乎也没那么难起来。 尽管在家养牛要和泥土打交道,在外边有纸醉金迷满城霓虹——然而那一切仔细想想,打工一年下来,大部分人也就是挣一头牛或者最多两头牛的钱。纸醉金迷总感觉那么遥远,还是不如脚踏在家乡的土地上,和家人们在一起更踏实啊! 从造成的影响来看,燕老板已经可以足够自豪,他展览黄金的目的,已经轻而易举地达到了! …… 就在万城到处还在流传三岔河牵牛花的传说时,燕飞已经踏上了远赴香江的旅途。 之所以用远赴这个词,是因为燕老板是拖家带口去的,不但带上了媳妇,还带上了张海洋和黑子。外边的生意终究要让他们逐渐接触,不能只让他们在家里闭门造车啊! 还有个原因是现在过去,马上就是新年,空手去不合适。带礼物的话,燕老板一向是只送人自家土特产的——当然不是自家铁匠铺打的菜刀,是自家酿的高粱酒。 现在家里的小店已经打算关门大吉,只不过年前还不行,镇上一直以来也没别家的酿酒的,想喝散酒的,都是来这里。大家伙儿都过年呢,你关了门让别人去哪儿买酒? 此刻车里面,张海洋还正给燕飞汇报工作:“……根据我对这几年的国际养牛行业的了解,我觉得现在咱们企业正是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机。” “从西方前些年开始并一直持续到现在的疯牛病,还有近几年岛国发生的神秘事件,特别是其中对养牛行业的两次重大打击,对于所有的其他国家地区的养牛业的发展,都是一个相当良好的机会。” 张海洋可不知道,这些重大机会,还有发展机会,那都是燕老板辛辛苦苦,自己咱就出来的。 “所以我根据对牵牛花的了解,还有现如今企业的发展情况,我觉得老板你的发展策略,有点太保守了!近些年来,企业的模式一直是有订单再养牛,三个月后开始供货。甚至连点余量都没有,这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,是极为不利的……” “嗯嗯,我早就知道了!”燕飞理所当然地说道。“所以现在请你来,还带你和黑子出来,就是让你们俩以后能好好合作,更好地对企业发展做出决策。” “……”张海洋当时就无语了。 其实你真没必要给我面子,我就是死皮赖脸的来的好不好?你不用这么给我面子,动不动就是请我来的——然后我做出任何意见建议,哪怕指出你的缺点,你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自己慧眼识英才是吧? 在张海洋看起来,一件极其让人痛心疾首的事儿,到了燕老板这儿,他不以为耻,居然还能从另一件事上找到优越感,真的是……感觉以前自己心目中他的英明神武的形象,有点崩塌了呢? 究竟有多痛心疾首?在张海洋看来,如果燕老板早点找个优秀的职业高管来管理企业,掌握企业发展的方向,现在应该扩张的程度是现在的五倍甚至十倍都不止——自然利润也是五倍十倍都不止。有着全国独一无二的优秀资源,有着各级正府直到国嘉级的政策鼓励扶持,你一年才挣一两个亿,也好意思出门? 这么说一点不夸张,别的不说,你牛哄哄的让人家交了钱,三个月才给人家发货——你这三个月不就少挣钱了吗?如果你一开始就多养点牛,然后大力去发展各地客户,有单子就挣钱,那能多挣多少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