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很不开心。 现在的沁帝的眼神才正真的可谓是阴晴不定,他先是死死地盯着李仕鱼,这个很多人寄予厚望的国子监学子,沁帝的眼神盯得李仕鱼浑身发毛。沁帝脸上寄出微笑,无声,闭眼思忖了一会儿。 国之大事,由不得他不慎重,自古天子不出京,这是铁律,除非亡国,否则的话天子连宫门都出不了,沁帝思考了好一会儿,这个半生好像泰山崩于前都能面不改色得老人脸色有些沉重,说道:“就这么办吧!” 这一刻杨直也想了很多事,他虽然在很多事情上懒得动脑筋,但父亲出门这样得大事,就算是他也能联想到很多。 沁帝一辈子很多事万事不急,但他笃定的事同样也能雷厉风行,沁帝抬头朝屋顶上吩咐道:“请国子监监正测一个好日子吧,最好是在八月初六的事完了之后再走。” 有人于国而言重如泰山,如户部尚书王灿这样的高官,有人于沁帝而言重如泰山,如房梁上的死士。 沁帝起身往门外走去,笑道:“到时候你们几个尚书监国吧,记得带上门下给事中牧邕,这小子处事老练。” 沁帝走了。 杨直道:“各位回去吧!” 三人告辞离开,杨直估计他们都走远后喊道:“倌儿,进来了。” 老仆十分滑稽地跑了进来,问道:“商量好了?” 杨直点头道:“是了,不过咱们过了初六又得出城了。” 老仆搓着手道:“出城好,出城好。” 小半个时辰,沁帝回到皇宫,皇后娘娘正在等着,见到沁帝下轿,问道:“明天直虞王妃进宫,这么些年没见到了,臣妾不知道该送什么礼了。” 沁帝伸了个懒腰道:“宫中不是有定例,按定例就好了,不必事事都需要朕过问。” 不似寻常人家的夫妻,大沁的皇帝和皇后娘娘共乘一顶轿子进宫,年老色衰的皇后娘娘竟然一脸雀跃,很少见,不常见。 …… …… 直虞王府,直虞王和王妃,青衫书生和蓝衫书生也给聚在了一起,这边跟东宫那边很不同,蓝衫书生情绪不高,他觉得直虞王的大势已去了,但直虞王现在正在气头上,他担心小命,不敢直言。 青衫书生则不一样,他正在给王爷和王妃布局明天的入宫,还有八月初六的时候送什么礼,以及询问这次进京需要拜会那些朝中要员。 直虞王和王妃一一说了,青衫书生也一一记下了。 蓝衫书生觉得自己以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,在这座城中,在这个漩涡中的所有人都一样,吃人不吐骨头,蓝衫书生头重脚轻,慢慢悠悠地走回了自己的屋子,惨笑道:“到底不如读书来得容易。” 在这座城里,每一年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有人开心和难过,比如某个小巷子中,努力多年的穷书生终于得了个小官了,大包小包地准备带着好友赴任。全本书-免费全本阅读网 第(3/3)页